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科技助力建乡村 暖心沟通扬风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开展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3 01:0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教育大学生群体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8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于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开展“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引领智慧农业”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站。活动由学院团学指导老师黄美雪、心理工作站指导老师张姣带队,13名学生志愿者参加。

 

(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黄瓜山村便民服务中心,与村民群众共同聆听老党员微宣讲。朱书记讲述到曾经的军旅生涯和童年经历,他对比经济落后时期和现在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总结出国家发展很快、经济水平较高,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生活质量直线提高、人居幸福感也在持续攀升的结论。朱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发人深思,在场的学生志愿者和小朋友都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报效国家。

 

 

(老党员微宣讲)

微宣讲结束后,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知识科普小课堂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准备好PPT、小视频,采用现场问答的方法为黄瓜山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有趣的防溺水知识科普,提醒他们不要私自到河边、水塘、水库等危险水域玩耍,坚决做到“六不准”。问答结束时,志愿者依次发放钢笔、水彩笔、书包等文具用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真正把“防溺水”教育落到实处,杜绝夏季安全事故的发生。

 

(知识科普小课堂)

“来,到哪位小朋友表演节目啦!”志愿者用击鼓传花的小游戏做创意导入,带领小朋友思考一个普通的可乐瓶有何用处,并引出此行的主要目的——水火箭制作与演示。在讲解发射原理和基础知识后,志愿者陪伴小朋友将降落伞、头锥、尾翼、动力舱拼接粘合共同组装航天水火箭。装上水,打上气,预备,发射。“哇,真的飞上天了!”小朋友们望着一飞冲天的水火箭尖叫不断。简单的水瓶摇身一变成科技感满满的“火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师生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寓教于乐,为黄瓜山村的小朋友带来一场好玩又富教育意义的科学实验,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兴农!

  

(水火箭制作与演示)

下午,一行人来到百岁老人张俊月和孤寡老人王更建的家中走访探望。志愿者与老人们聊家常、帮忙打扫卫生、宣传反诈知识,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了解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为他们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暑物品,叮嘱其做好夏季防暑工作,整个院中都萦绕着欢声笑语和爱心暖流。

 

 

(走访慰问)

志愿服务显真情,助农采摘暖人心。走进果园,葡萄晶莹剔透,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志愿者分工合作,有的分选套袋、有的摘果子、有的抬筐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呈现出良好的奉献精神和社会风貌。

 

(果园采摘)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的平台。实践活动第二站的圆满落幕,使得师生对黄瓜山村实际情况的了解更进一步,团队用实际行动为黄瓜山村居民送去热切的关怀,展现出青年学子责任与担当的同时积经验,增强服务基层的水平和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基。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黄郁文、张世坪 图/张世坪、向冬梅、陈荣桦)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48:05